於鳳琴:熱愛大自然,感受生命力之美|愛蓮說第2期

2020年08月15日 22:10:19 來源:

於鳳琴:熱愛大自然,感受生命力之美|愛蓮說第2期

近期大熱劇《三十而已》的話題“梁正賢是海王嗎”,被刷上了熱搜,導致好多人問:海王是什麽意思?



人類社會多元、復雜的各種親密關系,賦予了很多詞新解,比如“綠茶”、比如“海王”。這裏“海王”既不是指海神波塞冬,也不是DC漫畫裏的超級英雄,而是指曖昧關系眾多的男性。

人類社會裏,壹對壹的忠貞感情是珍貴的,但在黑頸鶴的世界裏,是日常狀態:壹旦結為“夫妻”,終身相伴。

野生動物保護誌願者於鳳琴談起曾經救助過的壹只黑頸鶴,因其受傷被暫安放至附近村民家,導致其伴侶另壹只黑頸鶴找不到它,壹直盤旋在附近天空哀鳴,直至後來飛向雪山,極速的俯沖仰飛,撞山似地,似乎表達失去伴侶的悲愴。

其他誌願者看到此景,感動地落淚,於鳳琴和誌願者們立即放飛了還沒有康復的黑頸鶴。從第壹次針對黑頸鶴繁殖地的調研到現在幫助人工築巢,於鳳琴已經堅持了7年。


於鳳琴是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資深會員,2009年度斯巴魯保護野生動物獎獲得者,2009年綠色中國年度候選人之壹,北京市昌平區天通苑社區環保誌願者。如今年過花甲,依然在為野生動物保護四處奔波。

慈海基金會“愛蓮說”生態智慧對話專欄第二期,特邀於鳳琴老師就保護黑頸鶴,以及幫助人工築巢進行了深度對話。




生命力是壹種美,於鳳琴老師與大自然生命結合在壹起,她用自己的生命感應黑頸鶴的生命。只有親身走進大自然才能感受到與大自然的鏈接,感悟到生命力之美!

# 黑頸鶴:鳥類中的“熊貓”

黑頸鶴,世界上唯壹生活在高原的鶴類,是世界上15種鶴中發現最晚、命名最晚的,目前全球約有11000只,屬於國家壹級保護動物,《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和國際鳥類紅皮書將其定為全球急需拯救的鳥類。

“來不過九月九,去不過三月三“(農歷),黑頸鶴春季3月中旬遷徙到繁殖地,秋季10月中旬到達越冬地。據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伍和啟博士介紹,黑頸鶴的越冬遷徙路線是:草海(貴州)→大山包(雲南)→大涼山(四川)→邛崍山(四川)→若爾蓋濕地(四川、青海和甘肅的交界)。

2014年,綠野方舟與北京林業大學自然保護區學院,聯手在黑頸鶴繁殖地的調研結果表明,因高原地區湖泊的開發利用,人類活動幹擾了黑頸鶴的正常棲息。自然環境的改變,使得黑頸鶴築巢繁殖遇到了挑戰。

北京林業大學鳥類專家郭玉民老師提出人工築巢的“浪漫想法”,多方探討後,築巢點設在位於青海省尕日拉寺門前的青海湖邊。







# 生命相伴





自2002年開始關註野生動物及生態保護至今,於鳳琴足跡遍及全國300多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2000多個縣(市),高原、濕地、沙漠、森林都留下了她的身影。

從壹名職業記者到野生動物保護行動者,於鳳琴近10年來每年會花近9個月的時間,與團隊、誌願者壹起深入壹線調查,用筆和鏡頭記錄了大量以環境保護為主題的文章和攝影作品,展現了野生動物生存狀態。

對動物的熱愛之心,讓於鳳琴與動物之間的距離,幾乎為零。於鳳琴認為,人應該到大自然中去陶冶壹下,去真正了解自然,敬畏自然的每壹個物種,如果缺乏敬畏之心,保護環境都只成為了壹句口號。每壹個物種,無論動物、植物,還是人類,都是大自然的子民,任何物種都不是孤立的存在,熱愛自然,感受生命之美,以愛人之心愛萬物,以體己之心護眾生。


黑頸鶴幼鳥




六年來,於鳳琴和誌願者們共築44巢,有24個巢被黑頸鶴使用,並養育出37只幼鳥。

2020年,北京慈海生態環保公益基金會支持北京綠野方舟團隊開展人工築巢保護高原黑頸鶴項目,盡最大努力幫助黑頸鶴生長、繁衍,在此呼籲相關同仁,各界力量來共同關註黑頸鶴,保護黑頸鶴。





收藏 分享到:

我來說兩句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沒有更多評論了

最新推薦